王立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铁岭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弱,尽管从我市先后走出了一批名人,提升了我市对外知名度,但并未给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助推力。诚如你建议中说的,我市的文化产业规模小、总量偏低,质量偏弱,对我市经济的贡献率还很低,尤其是疫情之后,以演艺娱乐为主的铁岭文化产业集团和铁岭文化演艺集团演出市场受到极大冲击,企业生存发展进入艰难状态。为加快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一直在积极工作。
一、提高重视程度,以政策措施推动产业振兴
去年以来,市委主要领导高度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按照推动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梳理财政、税务、金融、土地等部门的对应措施,研究制定了《铁岭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符合产业需求、能够有效执行的配套政策纳入其中,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设立5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发展文化产业。
二、整合资源,突出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一是持续打造“书画铁岭”。 依托我市书画人才资源优势,继续鼓励书画精品、大众书画产品以及摄影、剪纸、手工艺等书画关联品的创作与生产。推动“互联网+书画”融合发展,利用铁岭文化产业园、大铁岭画廊等扶持文化会展、书画装裱加工、书画鉴定、教育培训、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企业,以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集聚效应。二是打造“快乐之城”。扶持文化产业集团和文化演艺集团走出困境。2021年,铁岭文化产业集团纳入规模以上企业范畴,争取到省奖励资金支持。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制定《铁岭市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对深化院团改革,帮助院团发展提供制度保证。铁岭演艺集团一直在加强原创作品生产,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重点扶持具有铁岭地域文化特色的演艺精品,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演艺项目和剧目。下一步,将探索扩大我市小品小戏等演艺剧目推广和消费,打造大型铁岭秧歌剧作为湿地公园等文旅景点主题节目,发展休闲娱乐业,促进文化演艺与餐饮有机结合,提升文化品味和地方特色。
三、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找准文物保护开发、非遗传承利用、历史名人故事、特色文艺演出与旅游景区建设的融合点,开发“红色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冰雪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莲花湖湿地生态游、银冈书院、博物馆历史游,当铺屯过大年冰雪文化游,林海雪原穿越——重走抗联路红色文化游等,促进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了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消费。
四、优化招商环境,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围绕历史文化遗存、红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特色以及休闲娱乐、工艺美术等业态,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加强对外宣传,加大招商力度,组织参加全省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对接合作“冰雪游”“民俗游”“红色游”“乡村游”等重点文旅产业项目,鼓励和吸引各种资本汇聚铁岭,推动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文化旅游消费项目,推动我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铁岭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2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