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信息
祖籍铁岭的“清代第一词手”纳兰性德
来源:中国铁岭网 | 2018年01月10日

纳兰性德 文武双修 家乡骄子 清词第一

纳兰性德(1655-1685年),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籍贯铁岭,满州正黄旗人,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长年被迫追随康熙左右。

      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于寒疾,年仅三十一岁。被王国维称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

       天资聪颖文武兼修曾任康熙御前侍卫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即1655年1月19日,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他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几岁时就按照满族传统练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被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参加会试中式为贡士,但因患寒疾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康熙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搜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 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22岁时,纳兰性德参加殿试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六名进士。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他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到过京畿、塞外、关东、山西,还去过江南。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无心功名寄情诗词  性情真挚对朋友仗义疏财

      作为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本来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淡泊名利,在内心深处厌恶官场的庸俗虚伪,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渔鸟之思”。纳兰一生虽懂骑射好读书,却并不能在一等侍卫的御前职位上挥洒满腔热情。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近代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晚清词人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当时有这样的说法:“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他的词影响力非常大。

      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他的住所“渌水亭”(今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一宵冷雨葬名花  爱妻早亡令创作达到顶峰

      1674年,纳兰性德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他们经常以读书为乐,随着更深入的了解,容若方知知己正是枕边人。她的聪颖慧黠、她的博学多闻、她的善解人意,与他十分契合,恋人们如胶似漆的相处总是嫌短,而纳兰还肩负着皇帝侍卫的职责,经常分别,两下里相思,倒成就了许多词句——“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可叹相聚日短,天妒多情,纳兰与卢氏的姻缘只有三年。婚后三年,卢氏千辛万苦为纳兰生了一个儿子,却因产后受寒而死,一宵冷雨葬了名花!卢氏走后,纳兰容若的心也跟着死了,往后的人生就只剩下了自责与对卢儿的思念和哀悼。他最痛悔的就是曾经对卢氏有过短暂的冷淡,这何止是悔不当初,简直就是痛心疾首。为此,他写下了“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样催人泪下的词句。对爱妻的悼亡,使他的诗词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词作佳品“家家争唱” 为后世留下宝贵艺术财富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与南唐后主李煜十分相近。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纳兰词》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王国维赞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张恨水的《春明外史》更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

      近年来,史学界和文学界对纳兰性德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创作等进行了日益全面而精深的研究。对于普通大众,纳兰性德与《纳兰词》更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与喜爱。

      酷爱藏书 耗巨资编辑《通志堂经解》

      纳兰性德一生爱书藏书,从师顾贞观、陈维菘、徐乾学,研讨经学。曾耗资40万金,编辑宋以来诸儒学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1860卷。辑有《全唐诗选》。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大易集仪萃言》、《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等书。他特别中意于经史、书法、诗文。并向友人秦松龄、朱彝尊购求宋元诸家经解,得到抄本140余种,乃至后来“环拥古书万卷”,并专门建了藏书楼“通志堂”、“珊瑚阁”,以弹词歌曲、评定书画、鉴藏古籍为乐。他的藏书一般都印有“珊瑚阁”、“绣佛斋”、“鸳鸯馆”等字。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和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

      祖籍铁岭有据可查 令铁岭人倍感自豪

      纳兰性德籍贯铁岭是有据可查的。清末词学家况周颐在《惠风词话》续编卷二说:“曩阅某词话云:‘本朝铁岭人词,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者,直窥北宋堂奥。’”

      纳兰性德籍贯铁岭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是《明珠墓志铭》,其中写纳兰性德之父明珠:“祖讳金太石,考讳倪迓汉。自星根达尔汉至金太石,世为国王,居开原北关,事具《明史》。金太石有女弟,作嫔太祖高皇帝,是为高皇后,实生太宗文皇帝。高皇帝初受命,以兵收北关,于是业赫国诸子皆仁皇朝,其国之所由废,备载本朝《实录》。”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十七日,明珠病逝于北京,康熙皇帝派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赐进士及第、经筵讲官、户部尚书、加六级之王鸿绪撰写《墓志铭》。在这段话中“居开原北关”,开原北关属于开原,开原又归铁岭管辖,这是纳兰性德籍贯铁岭无可争辩的证据。

    浣溪纱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浏览
辽ICP备2022005717号-1 铁网管备0020140 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tlwhjma001@163.com 举报电话:024-72215601
主办单位:铁岭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网站地图
地 址:中国辽宁省铁岭凡河新区
联系电话:024-72215601 网站标识码:2112000002

辽公网安备 211221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