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信息
铁岭民间艺术:剪贴媳妇人
来源:中国铁岭网 | 2018年03月23日

       剪贴媳妇人,是一种特殊的剪纸艺术。流行于清末民初,是母亲在哄孩子时所自作的一种“平面玩具”。

       媳妇人剪纸有它的特点,即剪花草、剪猫狗、剪人物,均先剪成一部分,如叶、茎、花蕊、或头、眼、服饰,之后根据事物特征,再去将所剪的各部分组合、拼粘而成完整造型。有的部位可撬翘起,呈立体状。各部分要用不同色彩的纸(一般用旧包装纸、糖纸、手工纸)。这样制成的“媳妇人”真实、生动、五彩斑斓。因为制作人物较多,且人物又多是少女、少妇,所以人们习惯地把这种剪纸艺术称为“媳妇人”。

       “媳妇人”因是纸制做的,又是专为小孩们所玩的,易破损,故传世之作很少。在银州一处家庭档案里发现一组高跷“媳妇人剪纸”,十分精彩。

       这组剪纸媳妇人共有8人,分别是:青蛇、白蛇、老擓 、老渔翁、杨香武、小老妈、傻柱子、沙公子。

       整组剪纸,剪艺细致、形象、逼真、色彩鲜艳,民俗味十足。其艺术价值和认知价值都很高。

       杨香武挥舞着马鞭,小黑胡子上翘着;沙公子身穿长袍,上绣团花,一身书生气;青蛇着黑服,白蛇穿白衣,头戴“花山”,杨柳细腰;小老妈短花衣,宽腿裤,手拿小扇头上舞动。那傻柱子花脸、丑相,一只小辫冲上了天;老渔翁穿黄袄,抖动着修长的白须;那老擓双手各哪一棒槌,耳朵上卡着一对红辣椒。这扮相生动有趣,再现了当年辽北高跷秧歌舞队主要人物的现象。

       小老妈、傻柱子是河北“三小戏”中的人物,杨香武、青蛇、白蛇则是中国传统戏曲中观众喜爱的人物。他们出现在秧歌中,说明了辽北秧歌在民国初年已经十分活跃,并横向吸收了姊妹艺术之长而发展了自己。

浏览
辽ICP备2022005717号-1 铁网管备0020140 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tlwhjma001@163.com 举报电话:024-72215601
主办单位:铁岭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网站地图
地 址:中国辽宁省铁岭凡河新区
联系电话:024-72215601 网站标识码:2112000002

辽公网安备 211221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