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辽代已有了精美的编织生活用品。清代以后更是遍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其编织用材,多种多样,有柳条编、藤条编、高粱杆编、草编、竹编、绳编、金属编等。
上个世纪,法库辽墓出土的柳条编织的生活用具,可谓精巧细密。另出土的铜丝网罩(契丹族习俗,人死后用铜丝网罩于尸体上)也是编织得均匀美观。
在农村,柳条、柚条编织的生活用具筐、娄等随处可见。改革开放后,柳条编织曾一度是农民致富的途径,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近几年来,铁岭市总工会、妇联等部门将发展编织作为实现妇女再就业的重要工作来抓,清河区妇联组织成立了再就业女工编织中心,铁岭市总工会组建了红源手工编织服饰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有组织地开发编织工艺,极大的地促进了编织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外,高德山利用麻袋材质编织的工艺品,颇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