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文广新局建设立体化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文化服务差距。以窗口文化服务为阵地,搭建以流动文化服务为平台,数字化建设为支撑的“立体化”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实现文化资源的“流通”,有效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
一是文化服务送上门。文化资源横向流动的重点是惠及公共文化服务的薄弱地带和弱势群体。充分重视在“送”字上做文章,体现方便、快捷、广泛的特点,让优质文化资源主动流向难以享受固定文化服务的地区和人群。代表性工作有“送戏下乡”、“文化志愿者进基层”、“送展览进基层”、“图书流动站”、“流动图书馆”、“非遗培训进社区”、“流动博物馆”等活动,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感受文化发展的红利。每年,全市“送戏下乡”超过百场,文化志愿者培训近万人。今年铁岭市举办的“为民、务实、清廉——党风楷模周恩来”专题图片展将展览送进社区、学校、军营,并受到社会一致好评,该展现已进入各县区巡展阶段,参观人数超过2万余人次。
二是实现数字化对接。充分发挥市、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及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乡镇文化站电子配套设施资源,加快市、县、乡镇三级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率。同时,树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供需对接问题。目前,全市已设立大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4所,乡镇文化站电子阅览室38处,配备电脑近500台。同时,根据基层情况不定期开展培训辅导活动,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和学习热情。
三是实施文化品牌发展战略。在总结文化服务成果基础上,通过组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不同人群文化需求,在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和品位的同时,做大做强“铁岭文化”品牌。作为重要文化品牌的“铁岭欢歌”城乡广场系列文化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每年,仅此一项活动就实现了演出过百场,观众过百万的“双百”文化惠民目标。为进一步拓宽服务覆盖面,铁岭市正着力打造“二人转小剧场”演出文化品牌项目。
铁岭市文广新局通过整合、流动、共享文化资源,建立立体化服务体系,努力创新服务形式,探索文化惠民的服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