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圆通寺塔(俗称白塔)通过文物部门专家评估后开始进行修复。9月9日,记者在白塔修复工程现场看到,白塔周身的脚手架已经搭建完毕,修缮工作已展开。
“修旧如旧”最大程度恢复白塔原貌
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陈昕介绍,1987年,我市曾对白塔进行过一次修复,但修复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白塔有较为严重的破损,塔身上不时有瓦片掉落,考虑到市民的安全,白塔园一直没有对外开放。本次修复工作,我市邀请到省文物局与市文物局相关专家来到现场实地查看,进到塔内查看古塔原貌,在专门召开了技术交底会研讨后,最终确定了修复方案。
同时,在选择施工单位时,从省内有文物维修资质的4家单位中公开招标,最终,锦州市新博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担任本次白塔修复工程的施工方。在修复现场,来自锦州市新博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的施工人员在园中挖设了一座临时沥灰池,并将白灰投入池中。施工人员介绍,这是为了使白灰与水混合,混合后的白灰沉淀到池底,变得更细腻,将这种白灰用到塔身上,修复后的颜色和质地会更接近原貌。
“修旧如旧始终是文物维修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次修复,我们要尽量恢复白塔的原貌。”陈昕说。专家们根据我市历史博物馆的图片、历史文献资料以及进到塔内查看真实原貌,做到尽量高度还原。经过专家的技术研讨后,确定本次修复将更换目前白钢制成的塔刹,修复成铜制塔刹,塔刹的底座也将更换。民国时期,白塔的塔檐由于破损严重全部被砍掉,这次修复方案中,塔檐的设计将被突出出来。
“为了能尽量还原白塔的原貌,我们还多处走访,从市民的口中获取白塔原貌的相关信息。不少市民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陈昕说。以前,白塔周围经常有燕群围绕,这成了白塔风光中经典的一个美景,这是因为塔上有燕窝,而这种燕子民间俗称为塔燕。此次修复工作将尽量还原这些旧时风貌,修复时将考虑在塔身上做一些人造燕窝,以吸引燕群入住。
白塔园同时修缮
在修复白塔的同时,白塔园也将同时进行修缮。
白塔园内将全部重新设计,破损的围墙将保留原位置不变,重新维修翻建,园内将新建廊架与二层高的廊亭,采用仿古设计,办公用房也重新翻建,将旱厕改为水洗厕所,现有地面绿化部分将略做减少,做成精品绿化,地面铺设青石板,园内种植盆栽竹子,以南北结合的风格,对白塔园进行重新改造。
“像白塔园的围墙、园门等,很多建筑不能全部拆掉,因为一旦拆掉,现代建筑难以恢复原貌。我们尽量以维修、加固为主,对破损部分重新打磨、上色,保留经典。”陈昕表示,在全部修复改造工程完成后,白塔园将重新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同时将加强白塔园的管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修复改造后的白塔及白塔园将重新成为我市的一处地标性建筑。
铁岭日报记者 常诗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