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乡土文化,传承历史文明,一直是鹿乡诗社人的责任与使命,近期我们将推出一系列以城子山为素材,以“相约城子山”为主题的文学、文艺作品,旨在讴歌家乡,彰显一种不忘初心的情怀… ——编者按
姊妹松的传说
---摘自孙守信著《城子山的传说》
从前在城子山脚下,住着一户姓吴的人家。夫妻俩互歌互爱,男粉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可是美中不足,夫妻俩年过四十,还没生下一男半女,他们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孩子啊。说也奇怪,当妻子四十五岁那年,竟一孕双胎生下了二对女儿。两个孩子长得双瞳剪水美如冠玉。老俩口晚年得女,乐得一天到晚合不拢嘴。他们给孩子取名叫;大兰、二兰,指望她们将来能成为有用的人。大兰二兰聪明伶俐,她们八岁能纺织,十岁能绷草,十二岁会耕地,十三岁便有成年人一般高大,样样活都内行。农闲时和父亲一起去城子山打猎,采蘑菇。他们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而且还乐意帮助别人,经常受到乡亲们的夸奖。
有一年城子山的东坡,龙弯沟里不知从哪来了一条恶龙,它住在一个深不见底的碧波潭里,三天两头兴风作浪,发大水。不是毁坏山林就是冲走土地,损坏庄稼。人们每年都是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后来大家筹钱建了一座龙王庙,逢年过节前去祭袍,希望龙王保佑他们过上平安的日子。可是这条恶龙一不顺心,亦然发难。一天小姊妹去城子山上采菜。她们刚来到山顶,就见西北天上飘来一块黑云,突然一个炸雷,满天阴云密布,转眼大雨似瓢泼下个不停。不到两个时辰山下就沟满平,大水从南山足到了北山,水头就象一面黑墙朝山外涌去。瞬时房倒屋塌,良田被毁,来不及逃走的人们和饲养的牲畜全部被水卷走。这时在闪电雷鸣中,姊妹俩发现了那条恶龙,正在空中摇头摆尾,狂呼乱叫,张口喷水。小姐妹俩恨不能立即飞上天去,将它撕成碎片。她们又回过头来向山下望去,在城子山脚下自己家的房子也早已不见了,不必说,年迈的父母也一定会被大水冲走。小姐俩手挽着手准备冲下山去寻找父母。可是雨还在下着,道路泥污山高路陡,山下又一片汪洋,上哪里去找呀!小姐俩急得紧紧抱在了一起,痛哭不止。她们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便昏了过去。
当她们醒来的时候,不知过了多久,山上已经聚集了很多四乡逃难的人,到处是一片哭儿、哭女、哭爹娘的喊声,非常凄惨。小姐俩义愤填膺,决心要寻师学艺除恶报仇。大家听说她们姐俩要去寻师学艺除害报仇,都很支持。老年人说,西南方峨眉山有名师高道,可去拜求。妇女们送来了干粮衣衫给她们路上充饥御寒;姐俩收拾停当,拜别了父老乡亲,便一起上路了。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走了整整半年,才来到峨眉山下。举目一望,这峨眉山峰恋挺拔,云雾缴绕,奇花异草,怪石憐响,果然非同一般!姊妹求艺心切,无意玩赏,直朝山上奔去。又走了五天,她们来到了一座古庵跟前。这是一座古老的庵院,墙头上布满了藤藤叶叶,庵门上方有一块匾,上书“清修庵”三个大字。推开门只见堂中央供着一尊观音菩萨。座位前的香炉里,清香绕。香炉前面有一位尼姑正在打坐诵经。
小姐俩默默地跪在了尼姑身后,过了一会儿,尼姑诵完经,起身欲进内室,小姐俩齐声喊道:“师父!”尼姑转过身来,只见她眉清目秀,气字非凡,一看便知是位高师。尼姑双手合十笑道:“你们姊妹的来意吾已明白,不过老尼从没收过徒弟,请二位另投别处吧。”说完转身欲走。小姐两将头磕得喘喘直响。齐声说道:“师父啊,师父!我们姊妹千里寻师来之不易,请您大慈大悲收下我们吧。”
这时姊妹俩想到家乡遭劫,亲人遇难,现在拜师又被拒绝,顿时泪下如雨,地上湿了一片。尼姑沉思了一会说:“只怕学艺太苦,你们难以忍受。”姊妹齐声说:“我们为民除害,替父母报仇,志比铁坚,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决不动摇半分!”尼姑又说:“要想学到真功夫,必须先过三关。”姊妹齐声说:“就是千关万关,我们也心甘情愿。”说完一起朝师父拜了三拜。
第二天,师父把他们带到庵后的一个山洞中的深潭边上,只见这个深潭方圆足有二亩,潭水澄清深不见底,在靠岸边放有一只小木船。尼姑对小姊妹说:“你们下水手扶木船练习踩水,等到你们能离开木船,在水面如走平地,水上水下行走自如时,再来见我。”并给每人发了两粒丹药,让她们服下去,并说:“吃了这两粒丹药,你们九九八十一天不吃东西,也不会饿的。”小姐俩依照师父的盼咐服了药,便下水扶船练了起来。她们推着木船在水里来回游动,开始手把着木帮,只能将头露出水面,整个身子都泡在水里,山洞的水透
骨的凉,每次日落西山,当姐俩爬上岸时,身上都冻的发红,十多天来就瘦了一圈。小姐俩练着练着,到了八十一天的时候,她们终于练得踩着水面如走平地,水上水下行走自如了。这一天她们来到师父面前,汇报了练习的成果。师父很高兴,并告诉她们再过第二关。第二关就是你们每天要从山上跑到山下,一个来回算一趟,每天增加一趟,再跑八十一天,师父又给她们每人两粒丹药,然后拂袖而去。姐妹俩人,每天从山上跑到山下,从山下跑到山上,来回
跑个不停。在她俩跑的地方,渐渐地被踩出了一条小路。以后这条小路越踩越深,竟被踩成了一条深沟。从姐俩身上淌出的汗水,沿着这条沟,流成了小溪。当她姐俩跑完了最后一趟,回到庵内,已经腰酸腿软累倒在地。师父在袖中取出两个山枣,每人吃上一个,不一会儿姐俩就恢复了元气。师父叹口气说:“唉,我说学艺太难,你们不听,我看这第三关就不过算了,你们俩还是回去吧。”大兰二兰毫不气馋,斩钉截铁地说:“不!没学到真正的本领,我们决不回去!”
于是师父又把他们带到了山腰的一处密林里,说:“第三关就是拔树,数目跟第二关一样,八十一天后再来找我。”并每人又发了两粒药。师父走后,她们开始过第三关。见这树林全是一色白杨,一棵比一棵粗。她们拔呀拔,每天累得头昏眼花。她们一想起父母被害的情景,想到众乡亲们正眼巴巴地盼望着自己学到本领,回去除害···…顿时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抱起大树继续拼命地拔了起来。越拔力气越大,越拔越觉得容易,最后,竟象拔草似的手到树起,毫不费力。拔完了最后一天,心里十分高兴。她们兴冲冲地来到了师父面前说:“师父,小徒姐妹三关已过,请您快教我们本领吧!”
师父笑了起来,“哈哈,大兰、二兰呀,你们过的这三关,就是我所教给你们的本领啊!你们,一能踏水如走平地;二能登山行走如飞;三又力大无穷。凭这三大本领加上你们的智慧和决心,足足可以打败恶龙为民除害!你们这次回去,在城子山北坡东岗梁上有一块巨石,那里藏着一条镇龙铁链。你们可以用单掌劈石取出,定能缚住恶龙,但万万不可伤生。”说罢大笑三声,化作一团彩云,腾空而起,刹时不见了。庵内只有那尊菩萨,慈眉善目端然正坐。
小姐俩点燃了三香,朝天拜了几拜,叫声:“师父慢走,徒弟除害去了。”说罢转身奔下山来。功夫在身行走如飞,姐俩去峨眉山时整走了半年,回来的时候只用了三天。这天,正逢恶龙出来作恶,小姐俩磨拳擦掌,登上了城子山顶峰。大喝一声:“恶龙休得逞狂,看我们今日收拾你来了!”声若雷霆,只震得山摇地动。恶龙一看哈哈大笑:“俩小姑娘,有何能耐,敢与我较量?”一边说一边张牙舞爪向小姐妹扑来。大兰不慌不忙,以掌为刃朝一块巨石劈去,只听一声巨响,震得山谷轰鸣,树叶纷纷落地。她迅速取出镇龙铁链带在腰间。这时二兰挥拳迎上恶龙。恶龙一见不好,立刻张口喷水,窦时平地水深数丈。小姊妹踏水如走平地,便和恶龙斗在一处。恶龙尾扫爪撕,角撞口咬,恨不得将小姐俩粉身碎骨。小姐俩毫无惧色,奋起迎敌,尾来拳打,爪来脚踢,真是一场好战。只见那龙鳞闪动,泥土翻飞,只打得天浑地暗日月无光。足足打了三天三夜,小姐俩越战越勇,恶龙却渐渐招架不住。它回头就跑,二兰猛追不舍,跃身跨上龙背,抓住龙角,按下龙头将其摔倒在地。大兰随手折下一棵榆树枝向龙的鼻子穿去,然后透进了镇龙铁链。小姊妹将这条恶龙锁在了城子山腰中的一口古井里。为了防止复出,并在井口压上了一块巨石,将铁锁的另一头绑在了石头上。常有年轻好事者,往上拽这铁链,拽上好大一堆,也拽不到头,累的筋疲力尽,一松手铁链轰轰作响,又落回井中,甚是骇人。由于水冲沙压,现在铁链和压井口的巨石,都已被埋入了地下。后来人们将小姐妹缚龙的地方称作榆树川。管藏铁链的那块巨石叫 “夹宝石”。
大兰和二兰降住恶龙后攀上了城子山北数第二个山头的一块悬崖上,他们跳望着家乡的田野和城子山的风光,从心底发出了胜利者的微笑。乡亲们见拿住了恶龙,人们奔走相告欣喜异常,纷纷险锣打鼓,来到城子山下为小姐妹庆功。大家望着站在悬崖上的小姐妹,不住地向英雄们招手致意。这时远方飞来了两只仙鹤,来到了小姊妹面前说道:“师姐,跟我们走吧,师父想你们了”小姐妹便迅速跨上仙鹤,她们向乡亲们挥手告别,飞向了远方。
一年以后,在姐俩站过的悬崖上长出了两棵黑松,坚毅挺拔枝繁叶茂,她们象征着小姐妹那种不畏艰险敢于奋斗,为民除恶,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人们给这两棵松树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叫“姊妹松”。
主播:崔焕权,辽宁省西丰县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曾先后在辽宁、吉林两省各级主流媒体任职。
孙守信:1946年生于辽宁省西丰县。其文学作品曾被辽宁省中学课本选用,1999年其个人传略被编入《二十世纪中国人物大典》曾出版故事集《城子山的传说》
注:城子山山城遗址,位于西丰县凉泉镇南7.5公里的城子山上,始建于唐初,为高句丽时期的主要山城。城子山山城规模宏大,沿山谷周边山脊而建的城墙,为不规则椭圆形。城内现存蓄水池、了望台、点将台、马道、黄酒馆、山庙等古遗址数处,城子山山城遗址,为西丰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巨大的精神财富。为研究古代社会的演进,国家和城市的形成、宗教信仰、社会变革均提供了重要资料。城子山山城遗址与城子山风景区有机地将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结合在一起,以“奇松、怪石、林海、古迹”四绝而闻名,是人们旅游观光、探索历史、陶冶心性的好去处。城子山山城遗址,2013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